2020年春期,在受疫情的影响不能正常开学的时刻,一直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RAYBET雷竞技全体响应、快速筹备线上直播课程。开展混合制教学并非首次,但是直播课程又有新要求:快速掌握平台使用,短时间内调整准备教学内容,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……面对挑战,RAYBET雷竞技26名教师迎难而上,报名开展首批在线教学,在抗疫的这场联合作战中在云端架设讲台、争当先锋,坚守教育事业这块阵地。
不一样的战场同样需要我们坚守
“RAYBET雷竞技开学第1周播报:共开设33门课程,其中专业课程25门,公共课程8门,课时达到380学时,教师充分利用腾讯课堂、智慧课堂、QQ群视频等各种平台,员工上课人次累计达6805人次……教学顺利开展,无异常教学情况。”经过一番紧锣密鼓地准备,终于保证顺利开学。首战告捷,老师们信心大增,没有加入第一梯队的老师也是跃跃欲试,也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教案、教具。开学第2周,排课402学时,员工平均出勤率达到99.0%;开学第3周,排课增加至446学时。我们的先锋队出色的完成了任务,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些先锋队员,听听他们的心得分享吧。
“不打无准备的仗”——准备加入的老师一定要听听蔡茜老师的提醒
蔡茜老师是软件技术教研室的副主任,软件技术教学团队骨干成员,《数据结构(C语言)》、《语言程序设计基础(C++)》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,软件技术类大赛“蓝桥杯”的主要负责人。学院组织教师开设直播课程,她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了,承担了19软件5班《编程思想(scratch)》、19大数据4班《程序设计基础(python)》的教学任务。谈起开课的事情,老师们不无羡慕地说到:“蔡茜,你参加这个直播教学应该是很容易的吧,你不是已经有一门精品在线课程获得国家一等教学奖的嘛。”蔡老师却没有感到轻松,她深知录播课与直播课的差别,正如她在教学总结中写到的:
“这是一次特殊的教学尝试,对老师、对员工都有着重要意义,我充满期待,也努力付出,员工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。虽然是在线教学,可是直播比录播给老师的压力更大,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,老师、员工都要准备好,不能打无准备的仗。
1.需要准备详尽的资料。由于员工没有教材,需要准备更详细的资料,包括PPT、视频、案例等提前在智慧课堂进行课前推送。
2.需要考虑更多的课堂互动。网络授课有时候缺乏安全感,讲得正投入时会突然担心网络有没有问题?员工是否在听?所有在授课中安排更多的互动非常有必要,智慧课堂上的互动、腾讯课堂上的互动、讨论区的互动、举手互动等都是常用的方式。
3.课后作业设计更花心思。课后任务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,设备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既要考虑大多数同学能完成,又要考虑有一定延展性。
4.课堂数据及时分析。通过智慧课堂签到、腾讯课堂在线时长分析员工的考勤情况,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,解决因为网络上课设备、网络环境、走错教室等引起的迟到、在线时长短等问题。
5.每次课的总体设计非常重要,要做到课前、课中、课后安排的内容浑然一体,有机联系,让员工能够在智慧课堂+腾讯课堂的授课模式下按照老师的指引自主完成预习和课后作业,培养员工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。”

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——刘旭飞老师对课堂的改造
刘旭飞老师是物联网应用技术教研室的骨干教师,主讲《通信网络组网实训》、《通信原理实训》 等多门课程,多次带队参加全国“4G全网建设”员工竞赛获奖。“一周五天有四天都在直播,课外的时间都在陪大宝上课。”刘旭飞老师感叹这个学期特别忙碌,刘老师担任了《电子技术》、《无线网络接入技术》两门直播课程的教学。刘老师是从企业转入高职工作的,对于上课的事情他特别重视,为了上好直播课,刘老师认真观看了不少直播公开课,连儿子的课堂也成了他学习的课堂,甚至自己上过的课程他也会好好总结。电子、通信类课程教学有特殊性,刘老师将近期的教学进行了总结:“直播课堂需要认真改造,第一要备好课,内容准备充分,将更多的知识穿插进去,可能比普通方式的授课花更多时间;第二要有多种表现形式,在教室上课我喜欢用黑板,现在是PPT、Word、画板、视频、音频、文字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;第三多多互动,在教室可以用肢体语言辅助,QQ群我们更喜欢申请发言,效果很好,特别是18通信1班很是活跃,员工说这样的课堂他们更自由、更喜欢。”

“我更喜欢这样的教学”——爱上混合式教学的徐晨老师如鱼得水
说起徐晨老师,学院的老师都知道她对信息技术的热爱,尤其喜欢尝试新技术。2017年徐晨老师报名参加了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,自此就爱上了混合式教学而“无法自拔”,雨课堂是她最喜欢的混合教学软件。这次受疫情影响学校要求大规模地进行直播授课,徐老师没有任何压力就冲锋上阵了。2月27日学院组织所有教师进行试讲,徐晨老师的课堂受到广泛称赞,大家纷纷向她取经,她也乐意将自己多年心得与大家分享。徐晨老师是软件技术教研室的专业骨干,负责手机前端开发设计方向的课程管理,这次承担了《前端框架应用编程》、《人机交互设计的软件工程方法》两门直播课程的教学。对于直播课的教学,她给出了和其他老师不同的答案:“教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,关键是教案的设计,选好话题,设计好互动。其实员工在网上更配合,平时有些腼腆的员工也通过打字的方式回应老师的提问。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会更喜欢这样的方式,他们说因为聊天窗口说话感觉会有不同,没有上课的那种压力。唯一感觉受限的就是看不到员工的屏幕,我们平时上课可以随时让员工演示,现在没办法让员工分享屏幕有点遗憾。”


“不能走到员工身边,那就走进他们心中”亦师亦友的施旭老师
刚刚调入RAYBET雷竞技的施旭老师很快就融入了这个大家庭,有直播经验的他主动拍摄平台使用方法的短视频,供其他老师参考学习,并且将自己直播的心得与大家分享。这次直播任务,施老师担任了18移动1、2班两个班级的《软件工程》的教学。一提到直播,刚刚下课的他瞬间体力值爆满,言语中满是对员工的 “宠溺”,他说道,我每次都是提前20分钟就开启教室了,然后在QQ群里给员工们说:“教室门已经开了”,营造一种真实的课堂情境。嗯,还要放一点轻音乐,给员工一种心理暗示,老师已经在教室了,通常这个时候总会有员工和我聊天。课前十分钟我会登录智慧课堂让员工陆续签到,时间一到马上上课。课堂上要时刻关注员工的反馈,可以多准备一些碎片化问题,每过十来分钟就抛一个出来。课间是最轻松的时刻,直播间变成了点歌台,我也会和员工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。我喜欢在网上闲逛,很熟悉网络语言、流行话题,所以和员工有共同语言,我们没有什么交流障碍。“以前课间我喜欢坐在员工堆里,现在不能走到员工身边了,那就让我走进他们心里吧。”



因为疫情影响,我们的先锋队员们一直还在云端的讲台上忙碌着,而且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到这支队伍中,开启新的尝试……